2020-02-20 責任編輯: 中智盛安 483
2019年3月30日,四川涼山州木里縣雅礱江鎮立爾村地區發生森林火災,州縣投入689人實施滅火作業。3月31日下午,撲火人員在轉場途中,受瞬間風力風向突變影響,突遇山火爆燃,30名撲火人員失去聯系。至4月1日18:30,30名撲火隊員的遺體已全部找到,包括27名森林消防指戰員和3名地方撲火人員。
盡管相關部門正在對此次火災的起火原因、救火過程、應急救援等工作依法調查,但30條鮮活的生命被大火吞噬,政府甚至國家更應該進行反思,既要滅災,更要生命!
自然災害固然可怕,但“始終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”一直都是黨中央的重要指示。在科技不斷發展的今天,或許也應該借助技術的力量,最大限度減少生命財產的損失,讓悲劇不再上演。在這時候,智慧消防的建設必須提上日程了!
什么是智慧消防?
從廣義上來看,消防工作的具體內容包括消滅火災、搶救災害、消防安全設施稽查與消防安全知識宣傳等,同時也參與救護工作(如道路救援、救護車救援)、為民服務(如群眾自殺等不安全行為、消除安全隱患)等,工作繁重且復雜。
傳統意義上的智慧消防系統是將GPS(全球衛星定位系統)、GIS(地理信息系統)、GSM(無線移動通信系統)和計算機、網絡等現代高新技術集于一體的智能消防無線報警網絡服務系統。
但隨著新技術的加持,智慧消防被重新定義為“用物聯網、大數據等技術手段,將消防設施、社會化消防監督管理、滅火救援等各位要素,通過物聯網信息傳感與通訊等技術有機鏈接,實現實時、動態、互動、融合的消防信息采集,傳遞和處理,全面促進與提高消防監督與管理水平,增強滅火救援的指揮、調度、決策和處置能力”。
那智慧消防帶來的最大好處是什么?
最大的好處應該是火災防控“自動化”。
在這波人工智能、物聯網、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加持下,更為智能化的消防基礎設施,消防預警、報警平臺,視頻監控平臺都已建成,形成了立體化、全覆蓋的火災防控體系。
這種集多種智能化為一提的防災安全系統,從根源上改變了傳統、落后的報警、警、接警、處警方式,還實現了報警自動化、接警智能化、處警預案化、管理網絡化、服務專業化、科技現代化,實現了消防工作的智慧防控、智慧作戰、智慧執法以及智慧管理,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和財產的安全,以及警員生命的安全。
智慧消防對技術提出了哪些要求?
從根源上講,消防的目標就是打造從城市到家庭的“防火墻”,尤其是在智慧消防的概念提及之后,這就要求面對災情要做到“早預判、早發現、早除患、早撲救”。
在智慧消防的整體部署當中,智能攝像機還是這套監控系統中較為核心的運行載體,能起到監測火情的作用。但對于這種智能攝像機,除了要求攝像機本身在存儲等方面具有硬性標準之外,其在技術方面還必須滿足多方面的要求:
識別準確率
在道路救援、為民服務等消防工作中,消防人員也要對縱火人員、救助人員、事物等進行身份信息確認、路障確認,這就要求攝像機必須具備較高的識別準確度。需要提及的是,由于消防工作并沒有白天黑夜之分,這也對攝像機的準確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——其在白天黑夜的識別準確率保持一致,并且識別能力必須很高。因為識別準確率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基礎數據采集的準確率,從而影響消防工作能夠安全有效的進行。
此外,在消防工作中,攝像頭的識別準確能力也應該與智慧警務中攝像頭的性能保持一致,甚至更高。因為消防工作面臨更多的不良環境因素影響,如煙霧、電氣等。
監控范圍
關于抓拍范圍這點,城市中的攝像機監控范圍部門不需多談,一般要實現長5m寬40米范圍內的人員抓拍及識別。
但在森林等大范圍火災防控區域,對攝像頭的抓拍范圍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一般要實現150米以內甚至更大范圍的有效監控。但這種攝像機的造價較為高昂。
防水能力和清晰度
消防防范是全天候的工作行為,這對攝像機的硬件能力提出了要求,防水性能必須好,能耐得住風吹雨打以及日光暴曬。
點
擊
隱
藏